疫情三年,经济寒冬催生了人们对财富自由的渴望:摆脱朝九晚五,拥有衣食无忧的体面生活,成为许多人的梦想。然而,对于普通家庭而言,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。高企的房贷、消费贷压在许多家庭肩上,甚至连偿还现有债务都捉襟见肘,更遑论跻身“富人”行列。
那么,究竟多少存款才能在国内被视为“富裕家庭”呢?答案并非一概而论,它与地域、群体息息相关。农村地区的财富标准远低于大都市,而城市中产阶级的标准则高于普通家庭。然而,我们认为,家庭存款超过250万元,便可被归为国内富裕家庭之列,此论断基于以下三点:
一、存款额远超平均水平: 2022年底,我国人均存款超过8万元。一个三口之家,按此计算,家庭存款约为25万元。然而,这只是平均数,这意味着60%到80%的家庭存款都未达到这一水平。而250万元的家庭存款,是人均存款的十倍以上,无疑属于高净值人群。事实上,国内存款超过100万元的家庭比例仅为0.1%,存款达到250万元的家庭更是凤毛麟角。
展开剩余60%二、确保长期的经济安全: 许多人梦寐以求的“衣食无忧”,在250万元存款面前变得触手可及。即使每年拿出10万元用于日常开销,这笔资金也足以维持25年的生活。更重要的是,将250万元存入银行,以当前中小银行3年期3.15%的年利率计算,每年可获得约7.87万元利息,每月约6562元,足以覆盖一线城市的日常家庭支出。
三、财富管理理念的差异: 普通人储蓄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失业、疾病等突发事件。而拥有250万元以上存款的家庭则已超越了基本的生存保障,他们的关注点转向了资产的保值增值。他们不会将巨额资金闲置于银行定期存款,而是倾向于配置大额存单、国债、风险等级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等,实现多元化投资。他们甚至会伺机而动,等待市场低点,进行更具风险但潜藏更高收益的投资。
综上所述,在经历了疫情的洗礼之后,人们对财富的渴望空前高涨。而拥有超过250万元的家庭存款,无疑是迈入国内富裕家庭行列的重要标志,这不仅体现在其远超平均水平的存款额,更体现在其带来的长期经济安全感以及与众不同的财富管理理念。
"
发布于:山东省网眼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