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商报·读创客户端记者 涂竞玉
7月10日,第七届“深圳工业大奖”名单揭晓,贝特瑞、雷曼光电等10家企业拟获“深圳工业大奖”企业,康冠科技董事长凌斌、安科董事长朱黎明等10位企业家拟获“深圳工业大奖”工业家,迈瑞医疗的“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智能工厂”、新宙邦的“新能源车用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适用电解液的研发及产业化”等10个项目拟获“深圳工业大奖”项目。评审结果于7月11日至15日在深圳工业网进行公示。
“深圳工业大奖”是伴随“中国工业大奖”应运而生的深圳工业界最高荣誉,是唯一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。“深圳工业大奖”表彰长期致力于工业经济发展并做出显著贡献的工业家和工业企业,以激励深圳工业界创优争先,旨在树立工业标杆,大力弘扬工业精神,营造重视实体经济的社会氛围,由深圳工业总会、深圳商报联合相关行业协会和机构共同举办。与“中国工业大奖”形成对应体系,与“香港工业大奖”比肩而立。
该奖项自2012年启动,每两年评选一次,迄今已成功举办六届,产生较大的社会反响,受到广大企业的关注和好评。该活动已经成为弘扬工业精神,传播工业文化,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服务平台,为深圳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展开剩余48%第七届“深圳工业大奖”入围企业展现出强大的生态主导力与核心竞争力,构建了从高性能材料、高端装备到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完整产业链。 它们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术、半导体、超高清显示、高端装备/仪器、高端医疗器械、高性能材料、智能终端、安全环保及智能网联汽车等先进制造业领域。这些企业普遍具备全产业链协同优势,在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,突显了其在技术研发、生产制造、市场拓展及生态构建方面的综合实力。
本届候选企业及项目特点突出。一是引领效应显著,标杆示范突出。入围企业中,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的企业有17家,全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企业有31家,国家、省、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家,参与国际、国家和行业标准编制达179项;二是从跟跑到领跑跨越,以创新链夯实产业链。候选企业及项目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,填补国内外同行业领域空白,近三年研发投入比平均达到7.3%,获得国家、省、市科技进步奖的企业有12家,累计拥有授权专利11645项;三是加强绿色智能制造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部分入围企业依托智能化生产体系与绿色技术应用,实现降本增效与低碳转型双赢,推动制造业向可持续方向升级。
(受访单位供图)
发布于:广东省网眼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